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倪虹部長在兩會“部長通道”上提出: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人民群眾對幸福最樸素的期待就是安居樂業。中海物業提出“好時節 好物業 好社區”的品牌主張,就是要探索長效管理機制,從好小區、到好社區、好城區,努力為人民群眾打造高質量生活空間。
以首善標準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共繪文明海淀
在不久前海淀區房管局公布的2022年考評結果中,中海物業在管的5個小區——海云軒、學院派、中海楓漣山莊、光大西園和光大花園,獲評“優秀”。據了解,本次考評通過業主滿意度、屬地街鎮社區評價、職能部門評價、服務質量評價等4個維度展開,激勵物業企業主動提升服務水平,推動形成優勝劣汰、規范有序的市場競爭機制。
位于海淀區的海云軒小區已建成20余年,公共設施老化等問題亟待改善。自2021年接管以來,中海物業團隊按照機房標準化建設要求,改造消防泵房、生活水泵房及配電室;清洗外立面、翻新單元門,消除基礎設施老化帶來的安全隱患;將樓道公區內的968個白熾燈更換為LED聲控燈,年節省近15000千瓦時;目前綠化覆蓋面積達6450平方米,只小葉黃楊就栽了2000株。
物業在進行外墻清洗和路燈維護
“維修及時,解決了小問題引起的大麻煩”
“物業太用心了”
“中海物業進駐以后各方面明顯改善提高”
“環境更好了,居住得舒適了”
……
業主們的認可讓團隊有了新動力。問及下一步的計劃時,海云軒團隊負責人梁銀濤表示,將對每個單元內的一部老舊電梯進行更換,讓大家放心出行。
以繡花功夫提升小區品質,建設宜居桃園
位于廣東汕頭的桃園小區建成于1993年,是汕頭市第一個園林式小區,曾于1995年被國家建設部授予“全國城市物業管理優秀示范住宅小區”。經歷多年風雨,小區配套基礎逐漸老化,路面破損、下水道堵塞、交通組織混亂、公共服務設施欠缺等問題困擾著街辦居委,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汕頭市金平區金東街道及桃園社區居委牽線搭橋,為小區引入了在當地口碑不錯的中海物業。
中海物業進駐以來,高效推進“宜居幸福桃園”建設,投入專項資金,升級改造門禁系統11個、配置消防器材;利用閑置用地合理規劃一批新的停車位,極大程度緩解停車難和亂停亂放等問題。通過監控設備等技防和人防力量,進行小區安全防范工作,有效提升小區整體面貌和居住品質。業主反響好,桃園小區成了老舊小區的改造示范點,陸續接待省市區各級政府團隊調研活動30余次,獲得政府、媒體及社會各界的關注。
汕頭電視臺應聲走訪小區,制作播出《看得見的平安,摸得著的幸?!穼n}報道,點贊中海有力有為,“大力推動老舊小區這項民生實事,探索建立老舊小區長效管理機制,不斷提高老舊小區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span>
以主人翁精神參與基層治理,共建文明社區
中海物業赴楓橋鎮開展調研,實地走訪楓橋村黨群服務中心、楓橋鎮社會治理中心、等地,深入了解該地完整的法治建設實施流程、制度,梳理從庭上到庭下的多元糾紛解決機制的組織形式,提煉總結梳理出一套可行的“黨建+法治”建設經驗。在西安攜手雁塔區物協,中海物業邀請職業律師和熱心業主成立“紅石榴驛站”,設立智慧法律平臺,協調人民法院、街道辦、派出所、城管、律所、物企、志愿者“七位一體”整體推進,快速處理小區微矛盾,破解基層治理難題。
在成都,中海物業建成一座“中海家風館”,占地約400平米,作為一個綜合性平臺已成為當地的一張名片。家風館突出“設計理念人性化、宣傳內容形象化、宣傳方式多樣化、互動參與趣味化”的特點,以家風習語、家國春秋、家國天下、家訓領潮四大展區和到家風教育體驗區,向業主開展融知識性、體驗性、互動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家風家教活動。人民日報新媒體客戶端刊發《訴說同根同源的中華情,中海家風館落成開館》文章,稱贊此舉“打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優秀傳統文化的銜接血脈?!?/span>
近年,政府部門正推進落實物業服務綜合考評體系,基層治理框架下的物業管理體系正在趨于完整。物業企業也積極介入老舊小區改造,保障優質服務供給。這是讓居民受益的雙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