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積余湖北公司組織業主進行“愛行走公益行”活動
文/王義華 王宇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F階段,我國基層治理正逐步向著主體多元化、參與大眾化發展,基層治理越是深入,阻力就會越大,問題也會愈發凸顯。這就要求以社區為代表的政府組織、以物業服務企業為代表的市場組織和以業委會為代表的居民組織必須積極探索和構建對話通暢、合作高效的共建共治機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區治理得好不好,關鍵在基層黨組織、在廣大黨員,要把基層黨組織這個戰斗堡壘建得更強”。這也說明了基層治理的重點在于要在黨組織的帶領下,將“黨建共同體”機制嵌入社區治理,充分發揮黨組織統領全局的核心作用,凝聚各方合力,統籌協調資源,共同破解社區治理難題。物業服務企業作為市場組織的代表,在保障社區運行、維護社區秩序、滿足居民需求、調解居民矛盾等方面有著其特有的功能和作用,必須要在黨組織的堅定領導下,以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導向,著力構建黨建聯建協同善治的物業服務新模式。
01
構建多元參與的紅色基層陣地
在基層治理多元化的今天,如何能夠形成有效的基層治理合力,是現階段亟須解決的問題之一。以招商積余湖北公司公園1872項目為例(以下簡稱1872項目),項目堅持以黨組織建設為核心,以“紅色物業”為抓手,根據武漢市漢陽區委關于新時代“楓橋經驗”漢陽實踐的工作部署,在項目打造了首批集黨群服務、物業服務、民調服務、志愿服務四位一體的示范型紅色服務驛站。服務驛站邀請社區工作者、志愿服務者、下沉黨員、物業服務企業、社區民警、城管、社區法律顧問等多方共同參與,將“多方管”變成“共同管”,將“各自管”轉為“聯動管”,創新打造了集黨群服務報事、物業服務溝通、矛盾糾紛調解、基層志愿服務四項核心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紅色驛站,自驛站建立以來,已成功解決大型群眾矛盾3起,居民糾紛65起。同時,通過宣傳欄、展板、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大力推動紅色文化、紅色思想、紅色精神進社區、進樓棟、進家庭,以多種方式和手段深入開展紅色宣傳教育,讓紅色基因厚植基層沃土,讓紅色陣地煥發時代光芒。
02
打造多方聯動的服務管理機制
目前,基層治理持續向縱深發展,如何通過關鍵機制來保障各方力量能夠高效聯動和充分發揮,更好地為居民群眾服務,也是現階段亟須破解的難題之一。1872項目結合社區實際,以“六個機制”積極探索破局之道。
一是落實“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機制。1872項目配合上級黨委要求,聘請社區“兩委”成員兼任物業服務項目義務質量總監,督導物業各項服務質量,同時推薦項目負責人擔任社區“兩委”義務兼職委員,確保社區與物業黨建工作有效融合,深化紅色引領在基層覆蓋扎根,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思想引領、組織引領和工作引領,推動社區治理與物業服務互促雙強。
二是夯實“雙員配置、共同進駐”機制。1872項目與社區積極聯動配合,以社區網格員和物業服務企業網格員的“雙員”配置進駐基層服務網格,讓“紅色頭雁”融入到網格管理中,參與到社區建設里,服務在基層一線上。結合“黨員示范崗”等系列紅色服務活動,讓黨員干部把自己的身份亮出來,把良好的形象樹起來,在群眾中把先鋒模范作用顯出來,引導廣大黨員立足本職崗位,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帶頭、示范、輻射作用,集聚廣泛群體效應。同時,項目搭建多渠道的溝通平臺,建立以社區和物業服務企業網格員為管理主體、社區居民參與的微信群、QQ群,及時提供社區動態及惠民政策等信息,努力構建社情民意在網上接收,矛盾糾紛在網上化解,工作方式向數字化轉變的新時代網格工作方式。
三是深化“三方聯動、四民管理”機制。1872項目定期開展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與物業服務企業參與的物業服務工作聯席會議,搭建三方聯動平臺,運用民主議事、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評議的“四民工作法”,讓居民群眾深入了解小區服務,主動加入小區管理,積極參與小區自治,推動問題早發現、早溝通、早商量、早解決,讓物業聯建共建規范有力、同向發力,三方合力紓民困、解民憂、暖民心。
四是鞏固“牽手幫扶、助民自治”機制。1872項目秉承央企紅色血脈,履行央企責任擔當,充分發揮自身專業特長,與社區聯合開展“紅色約定”結對幫扶專項活動,在為老舊小區解決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和安全秩序等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協助老舊社區成立自治機構,幫助自治團隊提升管理,讓居民能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真正實現問題共抓、事務共管、活動共辦、扶貧共助、難題共解,有效解決民生難題,提升社區居民幸福感。
五是開展“聯學共建、攜手共進”機制。一方面,1872項目在運用黨建書屋主動學、微信推文每日學、學習強國打卡學、黨員大會集中學、專家講課系統學、黨日活動沉浸學的“六學”方式基礎上,積極與社區及居民開展聯學共建活動,開展了一系列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活動,如與居民黨員代表共同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緬懷革命先輩,培育紅色精神;加強基層普法教育宣傳,以民法典為重點,結合時事熱點、重要節點、對象特點,開展普法宣傳;推進平安小區建設,引導居民知法、懂法、守法,爭做“法律明白人”,減少鄰里、家庭之間因法治理念缺失導致的矛盾等等,以學促干,學用相長,全面提升自身及居民的能力本領。另一方面,1872項目聯合社區,從多個維度積極發動社區居民,開展了“生命安全通道清理”專項活動,共同整治各處安全隱患;公開招募了一批居民志愿者,成立社區居民支援救援隊,用社會化組織孵化社區居民救援隊伍,引導社區內居民參與防災減災體系,提升險情應對能力,讓居民成為社區共治的參與者和受益者。
六是創新“智慧引領、精細服務”機制。一方面,1872項目利用物聯網、云計算、信息智能終端,借助招商積余總部“招商π系統”的強大平臺整合能力,以“到家匯、慧到家”為載體,為居民提供“吃住行購娛”綜合便利服務,實現居民足不出戶“一鍵”式服務體驗(一鍵繳費、一鍵停車、一鍵門禁、一鍵購物等),創新打造“智慧生活、智慧服務”新型社區生態運營體系,讓居民生活更智慧、更文明、更和諧。另一方面,積極推進“八七五”工作法,運用“八點晨步法”增加居民觸點,增進信息互通交流,配合經理開放日、上門拜訪等方式,構建與社區居民的多渠道溝通方式;運用“七色管理法”根據實際情況對社區居民進行歸類及分析,在滿足基本需求的基礎上,精準抓住各類群體期望需求,針對性高、指向性強、前瞻性優地開展各項物業服務;通過“五小群眾法”,講清小道理、開展小活動、宣傳小人物、解決小問題、做好小事情,著力解決物業服務企業與居民之間情感淺、距離遠、互信難的問題,構建與社區居民真誠、信任、理解、包容的新型黨群關系。
招商積余將繼續結合基層服務實踐經驗,積極探索“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的黨建聯建新方式、新舉措,為居民打造溫馨安寧、幸福和諧的美好家園。